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新能源。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相关车型:Model Y 2025款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
选车理由/对比
预算在30万左右。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包括以上海为中心,长三角短距离的休闲自己驾驶。
上一辆就是特斯拉的最早一版M 3.,但是开了4年之后发现里程还是短了一点。同时噪音也比较大,确实简陋了些。避震刚硬了一点。所以就在去年年终的时候把它处理掉了。
在决定重新买的期间。先后试驾了多个品牌的国产电车。油电混合。增程版。应该说国产车有巨大的进步。但是开过特斯拉以后还是觉得特斯拉好开。就一直等待换新版的特斯拉model y。
订车
过程毫不犹豫。1月10号公布发布以后。1月11号就去订了,现在这辆车。后来看了一下时间,原来那辆摩托山是2020年1月11号定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国产车除了在冰箱装修和那些非核心技术上做得非常的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好多车的中排,有一个下放式的大屏幕。坦率的讲,距离太近。观感一般。至于冰箱。说实话,实用性不大。还有所谓的按摩。我也觉得利用效率不高。我如果花个几千块钱买一个正儿八经的按摩椅放在自己家客厅。不比车上那个来的舒服吗?
还有一个比较就是既然都买了电车那节能减排就是绕不过去的情怀。很多车的百公里电耗其实很高。20度电。虽然我有自己家充电桩。但是咱既然都用了电车,不就得为了保护地球吗?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特斯拉。
费用清单
特斯拉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价格非常透明。而且也非常刚硬。除了送我几篇所谓的香氛纸片之外,没有别的促销礼品。30万3500的裸车价格。7000块的保险。120块的上牌费用。就是这些别的啥也没买。包括贴膜车衣对我来讲都是非理性的消费。一概没有考虑。
必须要说我特别喜欢特斯拉的这种定价策略和简单透明的方式。虽然我知道他一定会降价。一定会有各种免息。但我觉得我认了。不像有很多车价格说半天还要让你当面去店里面谈。其实谈半天也就是千儿八百的事儿。各种话术各种套路。其实让人觉得反而挺不舒服的。
提车过程
提车过程也非常的简单。本来通知我3月15号就可以提车。后来听说3月17号换新版的Model.3。要取消优惠和免息。我想可能这一天会有销售政策上的变化。特地熬到3月18号才提车。我想万一可以有价格上的变化,再撸点羊毛。结果等到了提价1万。所以3月18号就愉快的去把车提了。又跟我4年前买第1辆特斯拉是同一天。真是非常值得纪念。提车过程作为尊贵的特斯拉车主并没有什么需要描述的。围着车简单检查了一下。坦率的说,车做的挺粗糙的。发现后窗塑料压条都没有压整齐。小哥用个钩子把它勾回来。别的没啥问题,开着车就回了家。当天下午到了车管所。40分钟左右,花了120块钱把车牌上。这个过程需要描述的是,如果你愿意再多花400块钱可以请他们代办。但其实你自己开着车去办也非常简单。非常流程化,没有什么额外的。
用车初体验
车子的外观门缝均匀度做的真的很一般。大小不太一致。外密封层在在门的下侧经常会把泥沙泥浆喷上。做的真真的有点粗糙。这一版的音响效果比上一版要好一些。内饰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除了简洁简单,还是简单简洁。后排增加的小屏幕使小朋友安静下来看动画片的最佳选择。另外一点就是这一版的车气味明显的小了很多。我用了一个电子除臭器,两天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可以闻到的异味。
空调增加了风摆功能。此功能不错。同时前排座椅增加了风扇。可以让自己的后背凉爽。这个也是比较实用的功能。
氛围灯整个做的粗糙有余。尤其是接缝的地方,都感觉对的不太齐。
动力方面是完全没得说。完全满足在每一个红绿灯口一马当先的需要。当然安全还是第1位的。
空间方面足够可以用了。尤其是后门开度非常大。如果停地下车库的话,一定要小心。后排电动放倒和电动升起功能也非常实用。我是个自行车爱好者,放下去以后把我的公路车整体放进去一点问题没有。开出去。中午在上面躺一躺也比较舒服。